近日,有消息称,英伟达将推出三款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改进版AI芯片,以应对美国最新的芯片限售令。这三种芯片的详细规格是HGXH20、L20PCle、L2PCle,适用于云训练、云推理和边缘推理,预计今年11月至12月送样,量产时间为今年12月至明年1月。
其中,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HGXH20在带宽、计算速度等方面都有限制,理论上整体计算能力比英伟达H100GPU芯片低80%左右。
芯片作为技术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在加大和压制中国芯片领域。今年10月17日,美国再次更新了“先进计算芯片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规则”,以性能密度为出口管制标准,即高于一定值的芯片将受到出口管制。
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对英伟达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影响。据报道,由于出口管制的影响,英伟达被迫取消价值50亿美元的芯片订单。
你知道,中国的芯片市场是巨大的。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至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继续上升,到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到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881.9亿元。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市场是英伟达最关键的市场。根据英伟达2023财年报,其在中国市场(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收入占英伟达全球收入的47%。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利特·克雷斯曾表示,从长远来看,美国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将永久失去美国在世界最大市场之一的竞争和领先机会,并影响英伟达未来的业务和财务业绩。
这样,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确实是一块不容易放弃的蛋糕,英伟达向中国提供特殊芯片是完全合理的。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只有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和创新主动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独立控制,进一步促进国内自主化,才是科技强国的“王道”。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此外,近年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人工智能芯片作为核心,发挥着关键的基本作用,其需求也大幅增加。
在此背景下,大量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迅速崛起,不断开展自主研发创新,争取中国高计算领域的制高点。在这方面,作者整理了国内人工智能芯片的一些主要信息:
麒麟9000系列芯片:这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强大的5G手机芯片,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芯片,采用华为独立开发的达芬奇结构,集成了NPU(神经处理单元),实现了更快的人工智能计算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昇腾310芯片:最大功耗仅8W,主要高效计算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采用华为独立开发的Davinci架构,集成丰富的计算单元,提高人工智能计算的完整性和效率,扩大芯片的适用性,大大提高人工智能系统的性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
昇腾910芯片:目前单芯片计算密度最高、计算能力最强、训练速度最快的人工智能芯片,计算能力远远超过谷歌和英伟达。该芯片基于自主研发的华为达芬奇架构3DCube技术,实现了行业内最佳的人工智能性能和能效,灵活伸缩架构,支持云边全栈全场景应用。昇腾910半精度(FP16)的计算能力是256TFLOPS,是NVIDIATeslav100的两倍。整数精度(INT8)512TOPS支持128通道全高清视频解码(H.264/265),最大功耗350W。
思元290芯片:寒武纪第一个培训芯片,采用台积电7nm先进工艺,集成晶体管460亿,支持MLUV02扩展架构,满足云、边、端三个场景的计算能力需求,全面支持人工智能培训、推理或混合人工智能计算加速任务。
天垓100芯片:国内首款7nm云培训通用GPU产品,采用2.5DCOWOS包装技术,丰富的自主研发指令全面支持标量、矢量、张量计算,提供行业领先的高计算能力和高能效比。目前,已实施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200多个,数量不断增加,为人工智能、通用计算及相关垂直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计算能力。
MXN系列GPU(曦思):人工智能推理产品应用于云数据中心,采用高带宽内存,提供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领先的视频解码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城市、公共云计算、智能视频处理、云游戏等场景。
天玑9300芯片:凭借创新的全核架构设计,提供了远远超过以往的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的卓越特点。凭借高度突破性的先进技术,在端侧生成了AI、在游戏、影像等方面定义新的旗舰体验。此外,该芯片还可以运行330亿参数模型。

除了上述相关的人工智能芯片外,还有更多的国内芯片也在慢慢浮出水面,并应用于各行各业。此外,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会选择使用国内芯片,如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学习机在不影响其个性化精度的前提下切换到国内芯片;百度为华为购买了1600升腾910BAI芯片,200台服务器;360还购买了1000个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芯片。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芯片本地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芯片企业在技术上逐渐取得突破,本地化的实现进一步进展。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增加,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增长,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
然后,从这一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之路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空间。虽然它很长,但它即将到来。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芯片厂商将是大鹏展翅、扶摇的画面,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