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芯片工艺升级逐渐放缓,芯片架构几乎没有突破,手机芯片性能的提升似乎遇到了瓶颈。
这种情况无疑加剧了手机芯片市场的内部卷,小玩家更难生存。除了苹果,安卓手机芯片市场几乎被高通和联发科垄断。

全球智能手机AP市场份额,来源:Counterpoint
一方面,华为海思受限,难以获得先进的工艺代工;另一方面,大陆芯片制造商展锐的整体市场份额相对有限。
国产手机芯片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
就在几天前,面向海外市场的小米子品牌POCO刚刚发布了新的POCO C40。在同一价格段优秀的AI能力、图像能力和能效比背后,国内手机SOC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6月16日,小米POCO C40发布
小米POCO C40配备了第一个手机移动芯片平台JR 510。作为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初创公司,战略科技无疑正在以一种新的想法和游戏玩法进入手机芯片市场。

瓴盛科技JR 510移动平台
它们的出现也成为国内手机芯片产业发展的新变量。
这一次,核心与庄盛科技首席执行官肖小毛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深入挖掘了JR510背后的关键技术。庄盛开发芯片的商业逻辑,对未来手机芯片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庄盛科技的机遇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前瞻性前景。
一、“千元机”芯片用上AI,vDSP模块成拍照“杀手锏”
目前,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人工智能能力的需求也在上升。目前,旗舰手机SOC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普遍较高。
但引起我注意的是,JR 510作为一款针对入门级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SOC,配备了AI硬件加速器,即旗舰手机SOC中常见的NPU模块,会不会有点奢侈?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即使在百元机和千元机市场,目前的人工智能能力也有广泛的需求。

POCO C40前置AI美颜自拍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视频拍摄,各种社交应用视频通话功能,涉及大量的视频图像处理过程,虽然通过CPU和GPU,辅以算法,也可以处理这些任务,但能效比不高,在小型移动设备中,能效比非常重要。
将此类视频图像处理任务交给专用AI加速器,效率会更高。
JR 510集成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加速引擎,NPU模块可以提供1.2TOPS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通过硬件人工智能加速,JR510可以在人工智能操作、视觉和图像处理、音频算法等方面实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更高的能效比。

虽然JR 510与高端和旗舰SOC在峰值计算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应该知道,与同价位手机SOC通常以人工智能软件加速的方式相比,人工智能硬件加速能力仍然缺失。
例如,高通的骁龙400系列和联发科的中低端H系列SOC都没有配备独立的人工智能硬件加速单元,只有软件算法才能实现图像处理。
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硬件加速能力的优势更为明显。实现30帧视频美容所需的功耗远低于使用纯软件。
可以说,JR 510是从0到1提升入门级中低端智能手机AI能力的过程。
JR 510除了配备NPU模块外,还具有扩展和支持独立视频处理模块VDSP(VideoDSP)的能力。
如果手机终端制造商需要进一步提高手机摄影体验,JR510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届时,在NPU和VDSP的共同支持下,ISP图像信息的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入门级中低端智能手机摄影体验的上限。
当然,JR 510的基本功除了这些独特秘诀之外,也是优秀的。
为了实现更好的能效比,瓴盛科技的JR 510采用了三星11nm Finfet工艺。相比之下,同价位段竞争芯片大多采用28nm工艺。

在芯片架构方面,JR 510的CPU部分采用A55核心,而A53核心通常用于同价位段竞争产品的CPU。在GPU方面,JR510采用Arm Mali G52。
根据目前海外市场的实机测试,配备JR510的智能手机可以顺利运行,应对一些轻度甚至中度负载的手机游戏。
6000mah电池辅以JR510的低待机功耗,使落地机型小米POCOC40实现了更好的续航体验。
二、入门级市场的“搅局者”,4G市场是块被忽略的大蛋糕
从NPU到VDSP,再到三星11nm工艺,一款入门级手机芯片,真的值得这么大费周章的堆料吗?
事实上,虽然目前手机芯片市场的内部卷很激烈,但技术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中高端和旗舰手机芯片上。高通和联发科甚至严重不足。
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高通在5G高端芯片市场进一步站稳脚跟,而4G芯片迭代则放缓。
另一方面,联发科推出了旗舰天竺9000和中高端天玑8100两款SOC,但以往主价段的中低端芯片新产品推广缓慢。
此前,联发科的主要市场是中低端手机芯片,但近年来,联发科不断努力推动高端市场,试图与高通公司竞争。因此,资源更集中在高端芯片上,对4G中低端芯片的关注度降低。

2021年全球安卓智能手机AP市场价格分布情况,来源:Counterpoint
可以说,对于手机终端制造商来说,4G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氛围非常沉闷,迫切需要优秀的产品来填补空白。
瓴盛科技JR 510就是这样一个搅局者。
JR 510基础CPU、GPU和通信基带性能稳定后,NPU提供的人工智能处理能力和VDSP模块提高了摄影效果。消费者可以感知到实际反馈,并有迫切的需求。庄盛科技抓住这一需求,发挥了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虽然JR 510已经成为入门级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黑马,但需要注意的是,JR 510仍然是一个4G芯片,这不可避免地是一个问题。在5G时代,制造4G芯片的市场有多大?
仔细梳理当前主流制造商的手机产品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特点,是5G手机主要是高端和旗舰智能手机,入门级100元和1000元仍有大部分是4G手机,这些4G手机使用芯片,许多仍使用多年前的技术。
如果只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数据,5G手机的比例已经超过80%,但事实上,5G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仍远低于预期,而4G手机需求的强度超出预期。
另一方面,从全球市场来看,5G的普及率远低于国内市场。目前,全球手机市场近一半的出货量仍为4G型号。与国内5G的高普及率相比,海外4G市场仍然是一块不容忽视的大蛋糕。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2亿部,其中5G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5.3亿部,可见非5G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相当可观。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igmaintell数据,2021年全球4G智能手机SOC出货量超过7.64亿,5G智能手机SOC出货量超过5.81亿。

2020-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SoC/AP出货量(单位:百万颗),来源:Sigmaintell
客观来说,在过去两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全球通胀持续加剧,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支出有所下降,因此对中低端4G智能手机的需求依然旺盛。
除了需求,作为手机芯片赛道的新玩家,从4G芯片进入游戏实际上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
目前,5G芯片市场已被高通、联发科等巨头牢牢控制。技术迭代速度快,投资高,风险高。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跟上步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给高通和联发科带来了大量的芯片库存积压。这种轨道内外的不利条件对年轻的芯片好。
同时,5G芯片更多地应用于中高端和旗舰手机,终端制造商考虑芯片解决方案的选择更加复杂。其中,芯片制造商的品牌能力非常关键,这将对终端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相对而言,4G手机芯片市场有更多的机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庄盛科技可以在4G市场快速推出具有独特竞争力的芯片产品。
在肖小毛看来,现在打造品牌至关重要。同时,等待5G市场真正下沉到中低端车型是一个更安全的选择。未来至少5-6年,4G手机市场规模仍相当可观,足以为创业成长提供丰富的沃土。
在与肖小毛的交流中,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瓴盛科技是一家相对务实的企业,其目前的重点是稳步实施JR 510芯片。

小米POCO C40官方宣传页面中对JR 510的介绍:“八核处理器,流畅体验”,来源:POCO官网
肖小毛也承认,他很幸运能得到小米的订单,但这也是对战略盛的考验。他们的团队变得更加自信,但压力也更大。
毫无疑问,对于庄盛科技来说,小米POCO C40是他们起步阶段的好跳板。只有站稳脚跟,他们才能进一步跳到更高的水平。
以小米多年来在海外市场建立的渠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一旦芯片能够帮助产品成为热门风格,无论是收入还是品牌建设,都将是芯片供应商的良好帮助。
三、背靠巨头、瞄准全球,AIoT时代或有更大机遇
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曾表示,自主研发芯片是九死一生。事实上,自主研发手机SOC非常困难。从早期投资、中期研发到后期着陆,每个阶段都会经历无数的生死线。
纵观世界,只有高通、联发科、三星、展锐三家通用芯片制造商,苹果和谷歌的移动芯片只用于自己的设备。
因此,对于一个成立仅四年的创业企业来说,制作自主研发的手机SOC并成功落地于头部手机巨头的产品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谈到战略胜利的核心优势,小毛并不回避他们与高通的关系。
事实上,庄盛科技在芯片圈并不是一张奇怪的面孔。早在2018年成立之初,就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瓴盛科技的主要投资者,包括高通和大唐集团的芯片设计公司。
在技术方面,庄盛获得了高通在通信基带层面的技术授权和支持。随着高通在通信基带层面的深入积累,瓴盛可以快速推出适合全球运营商的通信基带产品,这也是其核心优势之一。

在SOC的研发中,通信基带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环节。像苹果这样强大的芯片仍然需要插件高通的5G基带来实现iPhone的5G通信。为了掌握关键技术,苹果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英特尔的通信基带业务部门。
可以说,在掌握基带技术优势的基带技术上,战略盛科技可以更加注重构建自身芯片整体系统的优势和特点,使资源更加集中。这也是华为海思和展锐在中国没有的优势。
在肖小毛看来,为了快速进入激烈的移动芯片市场,庄盛科技最初的商业模式将与苹果类似:专注于基带以外的部分,创造系统的综合优势,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瓴盛科技员工人数约400人,其中包括职能部门工程师在内的研发人员占90%以上。一些技术巨头来自国内外领先的芯片企业,如高通、大唐和玛丽尔。这些都是山庄科技的核心优势,人才是制造芯片的关键。
SOC之所以难做,是因为它涉及到CPU、GPU、ISP、通信子系统等多个模块的协调。同时,它还需要大量的调整整体性能和功耗。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大量有经验的研发人员。如果从零开始,难度无异于从车轮开始造车。
事实上,JR 510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实现了流片。同年8月,芯片流片成功,谷歌GMS认证在5个月内通过客户终端版。这种效率也反映了战胜科技在技术研发和着陆方面的优秀能力。
当然,芯片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一口吃胖子相比,瓴盛科技显然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制作芯片。目前JR510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早期积累中快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据了解,一些自研技术将陆续应用于芯片产品,完成三方技术的替代。
JR 510虽然是第一款手机SOC,但并不是战胜科技的第一款自研芯片。成立之初,他们的第一个芯片是针对AIOT市场的。

2021年12月20日,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发布仪式上,瓴盛科技AIoT SoC JA310荣获2021“中国芯”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现在,自战略科技成立以来的四年多里,AI智能市场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从智能手表、智能手镯、智能耳机到各种智能家居产品,所有手机终端制造商都在大力布局人工智能轨道。
手机与各种AIOT设备的交互、协同、融合不断深化。
事实上,AIOT芯片与手机芯片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它在技术底层有很强的共性,但解决特定用户需求的复杂性是不同的。
根据自身在手机芯片和AIOT芯片领域的积累,瓴盛科技有能力在未来AIOT快速发展的时代进一步找到新的突破。可以说,未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结语:国产手机芯片黑马或成市场“鲶鱼”
不论从AI能力、视频处理能力还是芯片能效比来看,瓴盛科技JR 510已成为入门级中低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的黑马。
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技术积累,重视技术研发,找到市场的快速进入,是战略科技取得突破的关键。在赢得小米后,JR 510的实际表现和市场反馈已成为行业后续关注的焦点。
未来,随着AIOT的快速发展,手机与更多智能设备的融合将给庄盛科技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全球消费电子的短期疲软也将成为对这家四岁企业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