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增资外,特别要避免增资,“治标不治本”。
6月27日,华夏银行(600015.SH)与无锡银行同日宣布,非公开发行A股票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据报道,中国银行和无锡银行分别于去年5月和10月发布了固定增长计划。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的固定增长审批已经花了一年时间。
根据固定增长计划的公告,华夏银行计划对35名特定投资者进行非公开发行A股票数量不超过15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0亿元(含本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
与无锡银行类似,由于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的下降,华夏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固定增长“补血”。此次增发,即使股东愿意接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未必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买账”,这也主要是因为自身问题多,罚单不断相关。
华夏银行可能会增加三倍溢价
华夏银行最后一次固定增长可追溯到2018年9月,计划向首钢集团、国家电网英达、京投发行不超过25家.65亿股。2019年1月,银行定增计划顺利实施,累计募集资金2922.36亿元,前后不到4个月。
根据此前发布的公告,华夏银行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含本金)。无锡银行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家.普通股205亿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含本数)。
从发行价格来看,两家银行都有固定溢价增长,但相比之下,华夏银行的溢价可能更高。截至6月28日,华夏银行报收于5.17元,无锡银行报收于5.6元。从净资产来看,华夏银行和无锡银行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76元和7.33元。
事实上,上市银行溢价增发的情况并不少见。与一般企业的固定增长相比,银行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情况更为特殊。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发价格通常不低于净资产。股东愿意以高溢价参与固定增长的原因也是从长期战略合作业务的角度支持银行的发展。
何以吸引投资者?
《每日财报》指出,到目前为止,华夏银行还没有公布收购方的固定增长计划。根据之前发布的固定增长计划公告,华夏银行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但客观地说,即使股东愿意高价接管,以增强市场信心,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可能不是“买账”。由于银行股长期低估,股价波动小,流动性不足,投资者非常谨慎。
据悉,2021年,近80%的银行股下跌,7家银行跌幅超过20%,2家银行跌幅超过40%。同时,90%的银行股破净,华夏银行的市盈率跌至0.4以下。
今年以来,银行股继续承受压力。其中,华夏银行股价在年初小幅上涨后开始大幅下跌,在3月15日报收于4.81元/股,较其今年以来最高股价5.51元下跌12.7%。截至6月29日午盘,华夏银行报收于5.20元/股。
不过,业内也有相关人士认为,目前银行板块的股价估值已经处于双底部。“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大,经济迎来复苏,银行股估值有望修复。因此,银行股能否赢得投资者的青睐,更多的取决于上市银行本身的表现。
从业绩上看,华夏银行相当可观。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6亿元,同比增长5.06%。
但其资产质量却成了“难题”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较2021年底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401.48亿元,较2021年末上升10.75亿元。随着华夏银行所有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加,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主要是近年来银行的大量核销。
据《每日财报》报道,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9%。因此,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漏洞频出罚单不断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华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5%,较去年年底下降0.0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91%,较去年年底下降0.0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2.76%,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据《每日财报》报道,同期商业银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一级资本充足率12%.25,资本充足率为15.02%。可见,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多在红线附近。

对于中国银行来说,内部控制存在巨大的遗漏,这也导致了近年来不断的罚款。今年5月,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业开出297张罚款,罚款9627万元。其中,华夏银行单月罚款最高的银行仅3张,罚款1032万元;3月25日,银行因18项违法行为被罚款46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市委第一检查组向中国银行党委反馈检查“回头看”情况还指出,华夏银行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贷款管理漏洞、治理体系建设不足、利益转移风险等问题。
因此,华夏银行在推进增资的同时,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否则无异于加强内部控制。“治标不治本”。此外,自今年2月行长张建华辞职以来,该行新行长尚未到位。接班人和掌舵人的糊,也为接下来的发展留下看点。